无标题文档
         
 
   

童心不泯,育人无声 ——谭旭东教授专访

创建时间:  2018/12/25  信世杰   浏览次数:   返回

简介:谭旭东,我校文学院中文系创意写作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一班班导师。已出版诗歌、散文、童话、儿童小说、幻想小说和寓言集等 90多部,译著 60 多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 20 部。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南方文坛》等40多家报刊评介。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畅销书奖、中国童书金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和全国优秀版权图书等20多个奖项。

  作为新引进的老师之一,谭旭东老师凭借亲和的为人,勤勉的做事风格和新颖独特的教学理念迅速在学生中间获得了一致好评。不论是创作还是理论,不论是学术前沿还是学生教育,谭老师都能够面面俱到,并且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很难用某个具体的头衔去定义谭老师,黑格尔曾在《美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是单一的画家,应是兴趣广泛的多面手。”想来,谭老师便是这样一位能综合多个领域,兴趣广泛的多面手。


童年启蒙,无用之用

“书读得越多,见识越广,越能认识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童年需要亲近好书,青少年时代需要阅读好书,读文史经典。人的一生,都应该与书为伴,接受书香的熏染,让美好的文字洗礼自己的灵魂。”

  谭老师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因为住在北京西山之麓,又爱好读书,所以便称自己为“西山书客”。小时候,学校的教育资源格外匮乏,老师的受教育水平也普遍不高。家里条件虽然不好,幸而还有一些古典文学名著,于是就成了童年最早的启蒙读物。尽管零花钱微薄,谭老师依然把大部分钱花在买《儿童文学》杂志和各种诗集上,有的时候甚至因此没钱买吃的而饿肚子。生活虽然清贫,但不清苦,瑰丽的文学世界让谭老师很早就感受到了文字带来的无穷乐趣。

  因为爱读书,也希望自己有出息,对各门科目都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成绩自然就一直名列前茅,初中升学考试更是拿了学校第一名。进了大学,没有了升学压力,图书馆藏书又多,便成为了读书的又一个黄金季节。在广泛涉猎中外名著之后,谭老师渐渐萌发了写作的念头,开始向一些大型文学期刊投稿,第一篇诗作《飞天》刊载在甘肃省文联主办的刊物上,这也是谭老师第一次以“梁木”为笔名公开发表作品。就这样,到了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谭老师就出版了第一部诗集。工作以后,谭老师又醉心于法国的普吕多姆到爱尔兰诗人希尼的著作,研究了韦勒克到陈思和的理论学说,写作有了质的飞跃,开始写起了文学评论。

难怪乎谭老师最常挂在嘴边的便是读书的重要性,可以说,正是前期大量的阅读奠定了之后的研究和创作的道路。或许正是因为这些长年打磨出来的经验,使得谭老师深切地明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启蒙对于一个孩子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谭老师始终活跃在儿童教育领域,为中小学开办各种各样的讲座,出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在自己班级的班会上,谭老师建议同学们从近一百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读起,日积月累,终会受益无穷。
 
“两面三刀”,笔耕不辍

“在一些公开场合,我总以‘两面三刀’来戏说我的文学写作。所谓‘两面’,即我既为孩子写作,又玩些成人的文字游戏,可以说脚踏‘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两只船。所谓‘三刀’,即我既搞创作,又做翻译,还醉心于理论批评。”

  许多人都以为谭老师是研究创意写作的老师,所以,当听说谭老师毕业于外文系,从事于文学理论研究的时候,令人着实吃了一惊。谭老师笑着说自己得益于从小养成的“研究型”的学习习惯,对什么都抱有好奇,能够跳出学科框架,自如地游刃于各个领域。

  不同于如今的大学生那样为了做研究而做研究,谭老师更多的是始于兴趣,善于发现和总结,研究成果便水到渠成。童年时的启蒙使得谭老师对文学世界的感悟能力不断提高,能够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小事中获得素材。高三时,由于探亲的时候偶然发现当地工人孩子上学困难,就写成了一篇呼吁改善当地教育问题的文章,结果发表在了《湖南工人报》的头版。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大学除了继续涉猎课外书籍,谭老师写了大量的新闻稿、诗歌、散文,甚至还基于这些出版的心得写了一篇有关新闻稿写作的论文。有了这样的起步之后,写文章、做研究对于谭老师来说成为了一件得心应手的事。

  敬佩之余,很多人不禁好奇:谭老师又搞学术又进行创作,还要给本科生研究生上课,怎么能做到平衡和兼顾呢?其实,高产的背后必然有辛勤的付出和高效管理时间的能力。谭老师拥有一个良好的作息,每天六点起床,十一点睡觉,既保证睡眠时间,又拥有充足的工作时间。除了备课上课,谭老师在等车和课间之余,总要读一些理论或文学方面的书籍,保持着终身学习的习惯。“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有了庞大的输入,才能有看起来不费吹灰之力的输出。每天,谭老师都要在碎片的时间里记录下美好的瞬间和心得感悟,将世间的一草一木化为笔下灵动的诗歌,长此以往的笔耕不辍,积累下来,自然著作丰厚,灵感不断。在谭老师的朋友圈里,最大的特色就是那些基于日常感悟的小诗,校园见惯的景色被赋予了独具童心的诗意。师犹如此,生何以堪,正是这种日常细节上为人师表的作用,在无形中激发了同学们的写作热情。


心系学生,润物无声

“大学教育其实最应该关注的就是本科生的培养,本科生教育是评价一所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多见教授指导研究生,难得教授做本科生的班导师。谈及此,谭老师的表情变得格外认真。由于有长期做学生工作的经历,谭老师深知刚刚迈入大学的本科生在这样一个过渡期常常会感到格外的茫然,如果不能处理好这样一个转换期,就会有掉队的风险,甚至从此一蹶不振。相比之下,研究生在学习上都基本定型,老师最多在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上做一些指导,而本科生只是刚刚起步,拥有极大的提升空间,老师的点拨和指引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宛如绝渡逢舟,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此外,谭老师称自己始终保有“孩子心重”的惯性,因此不光在理论上研究儿童和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他还热心于投入教育实践活动,看到孩子们的成长成才是谭老师最高兴的事情。尽管工作忙碌,谭老师总是抽空给自己的班级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写论文,还单独找学生谈心,关切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这样宛如父亲般的谆谆教诲,怎么能不使学生动容。在最近的上海大学本科生学术论文大赛中,班级有12位同学积极参与了比赛,文学院入围的15篇论文中有4篇出自谭老师的班级,学生的学业成绩也都普遍较高,这样良好的学习风气和谭老师的悉心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大道之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谭老师不光对自己班级无私教诲,其他班级的学生有事求教,他也都用心解答,甚至还亲力亲为给毕业生做考研辅导,为学生的追梦之路提供专业的帮助。在“挑战杯”的教师供题里,谭老师一人就贡献了三个课题项目,吸引了21位文学院学生和8位社区学院大一新生,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参与研究和实践的平台。

   在自身学习过程中,谭老师敢于跳出既有框架,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方法更是独具一格,不仅仅拘泥于课本。在他眼中,课本上的知识是固定的,只起普及教育的作用,并不能培养学生独特的见解,只有在课本之外进行拓展才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谭老师总是鼓励自己的学生多看课外书,以自己的兴趣为圆点,尽可能向外辐射,才能培养出多元的人才。

与之对应,谭老师的教学风格也是不按课本出牌。在应用写作的课上,个性化的作业代替了枯燥的格式要求,比如,写关于“学霸是如何炼成的”的采访可以让同学在锻炼写作的同时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缩写长篇的新闻报道可以使同学借此了解时事政治等等。尽管三个大班有近450个同学,作业批改量巨大,但是当其中三分之一的学生因此爱上了写作,常常把自己的习作给谭老师批改时,谭老师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结语

童心不泯,育人无声。正如谭老师在自己的散文集《散落的书叶》中描述的那样:“一个不理解孩子的人,一个不善良的人,一个不留恋童年的人,是很难写出好作品的。”正是这种对孩子和生活的热爱驱动着谭老师多年的创作和研究。对于这样一位老师,你很难用一个什么名词来概括总结,就像一首无法用浮光掠影的目光来概括小诗,你只有去细读,去感受,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绵长。

(文章来自上海大学文学院微信公众号)

上一条:澳门大学朱寿桐教授为创意写作师生开展专题讲座

下一条:北京印刷学院罗学科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座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